您的包裹正在派送中,这是一句让人顿时充满期盼的提示。
党的意志要转变为亿万民众的共同行动,首先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、理解和认同。只有实现成功传播,才能确保理论落地、抵达民心,进而获得受众理解和认同。
中国的发展必须有中国话语的保驾护航,需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旨归,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,凸显自己的价值导向,传承自己的文化精神,彰显自己的审美旨趣。党的理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要件,党的理论要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,须以成功的传播为前提。十八大以来,面对互联网的全面崛起以及中国传播格局巨变,我们党强力推进主流媒体转型,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,全面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,强化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、影响力和引领力,主流媒体失声失语失态的局面得到了有力改变,主力军挺进主战场,在重大舆论场域和节点,主流声音的存在感和影响力空前强化。传播须有成功的话语转化理论的伟力需要转化为生动的实践,其前提是:理论能成功获得传播,进而将其转化为广大民众的理解和认同。理论作为系统提炼、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话语系统,具有一定的抽象度,它来自实践和经验,但又超越于实践、高于经验。
党的创新理论包含一整套系统、深刻的理论话语,体现了党的意志和集体智慧,具有极强的专业性。理论不是游离于人民的七彩祥云,而是连接党心和民心的纽带,成为执政党凝聚共识,团结亿万民众共同奋斗的行动指南。目前,广东104片历史文化街区挂牌保护工作全部完成,经过绣花功夫微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,展现新的活力。
商铺、洋行、茶馆、影院……走进汕头小公园开埠区,百载商埠、楼船万国的风貌跃入眼帘。现场为游客展示潮州木雕的最新工艺,也是一种传承和传播的方式。潮州凤凰山云雾缭绕,水汽充沛,凤凰单丛茶因茶汤独具天然花香,素有茶中香水美誉。同时,广东加强政策支持,颁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,推动非遗文化在保护传承中焕发新的光彩。
当地积极推进小公园开埠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,颁布保护条例、保护规划等,对建筑群修旧如旧、修新如旧、不增不减、原貌修复。在广济桥上,非遗展示成为常态化文化活动。
2022年11月,潮州工夫茶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重要组成部分,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木雕传承人陈嘉巧手翻飞,一块木头变身龙虾蟹篓,虾蟹活灵活现。近3年,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推动非遗+旅游、农旅结合,年均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,茶农人均涉茶年收入超3万元。汕头侨批文物馆里,一封封泛黄的侨批记载了侨胞在异国他乡对亲人的思念。
潮汕英歌舞等非遗文化通过网络得到广泛传播,潮州牌坊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吸引游客观光游览……牢记嘱托,广东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,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。摸清历史文化资源家底,广东持续开展普查、认定、登记、保护等工作,让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协同并进。这片建筑面积庞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,建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,是汕头老城区的文化标志。2020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,在改造老城、开发新城过程中,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,延续城市文脉,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。
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、104片历史文化街区、4170处历史建筑、292个中国传统村落……广东,是历史文化资源的富集地。潮州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钟敏介绍,桥上的部分亭台楼阁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,游客能直观领略传统文化魅力。
走上始建于南宋的潮州广济桥,如同进入一处非遗集市。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,潮绣、木雕、剪纸等40种工艺美术技艺保留完好
这片建筑面积庞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,建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,是汕头老城区的文化标志。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、104片历史文化街区、4170处历史建筑、292个中国传统村落……广东,是历史文化资源的富集地。现场为游客展示潮州木雕的最新工艺,也是一种传承和传播的方式。摸清历史文化资源家底,广东持续开展普查、认定、登记、保护等工作,让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协同并进。2022年11月,潮州工夫茶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重要组成部分,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目前,广东104片历史文化街区挂牌保护工作全部完成,经过绣花功夫微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,展现新的活力。
潮州凤凰山云雾缭绕,水汽充沛,凤凰单丛茶因茶汤独具天然花香,素有茶中香水美誉。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里,一件件珍贵的藏品展现着当地的历史变迁。
同时,广东加强政策支持,颁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,推动非遗文化在保护传承中焕发新的光彩。汕头侨批文物馆里,一封封泛黄的侨批记载了侨胞在异国他乡对亲人的思念。
2020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,在改造老城、开发新城过程中,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,延续城市文脉,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。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,潮绣、木雕、剪纸等40种工艺美术技艺保留完好。
木雕传承人陈嘉巧手翻飞,一块木头变身龙虾蟹篓,虾蟹活灵活现。商铺、洋行、茶馆、影院……走进汕头小公园开埠区,百载商埠、楼船万国的风貌跃入眼帘。走上始建于南宋的潮州广济桥,如同进入一处非遗集市。当地积极推进小公园开埠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,颁布保护条例、保护规划等,对建筑群修旧如旧、修新如旧、不增不减、原貌修复。
在广济桥上,非遗展示成为常态化文化活动。潮州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钟敏介绍,桥上的部分亭台楼阁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,游客能直观领略传统文化魅力。
近3年,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推动非遗+旅游、农旅结合,年均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,茶农人均涉茶年收入超3万元。潮汕英歌舞等非遗文化通过网络得到广泛传播,潮州牌坊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吸引游客观光游览……牢记嘱托,广东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,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
祈立天根据多年来对中国的观察发现,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成功,许多人摆脱了贫困。他从第一次接触到中文就产生浓厚兴趣,并开始学习中文。
在他看来,中国的诗歌有数千年历史、是一种非常有历史连续性的文学体裁,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,令人产生共鸣。他谈及自己向西方介绍中国古诗的初衷时说,西方人一向认为中华文明难以理解……但实际上,(中国古诗中)蕴含的思想非常直白,很多西方人都能感同身受,例如友情、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。祈立天表示,想要探访古丝绸之路的灵感源自他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兴趣,希望能通过翻译这些古诗让西方人理解,古丝绸之路已存在数千年,而一带一路是历史的延续。祈立天曾在中国生活、工作二十余年。
他用宋朝文学家黄庭坚的一句诗说明:‘我见黄河水……看到这句诗,你就能立即明白黄庭坚要表达的意思。他告诉新华社记者,接下来打算骑行探访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城市,沿途细细品味和研究有关这些城市的古诗并将其翻译成英文。
同时,在对外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更加自信。步入祈立天家客厅,随处可见中国风装饰,除了由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组成的背景墙,还有由他亲手在大块木板上雕刻的诗词。
新华社伦敦6月26日电专访:连续性是中华文明一大优势——访英国作家祈立天新华社记者杜鹃 吴鲁痴迷于中国唐诗宋词的英国作家蒂姆·克利索尔德(中文名:祈立天)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,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一大优势,让人们能很容易地理解写在千年前的古诗,也让中国人有机会借鉴古人智慧解决当代问题。他说,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学习非常有必要。
发布评论